青城之叹李旦,吴丽娜小说在哪里可以看

入冬之后第一场雪之后没多久,青城的第二场雪强势来临。

这第二场雪跟第一场雪迥然不同。第一场雪是悠悠扬扬,有层次有节奏地下了一天,这第二场雪是如暴雷烈电一般,一下一下硬砸到世界上,持续下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停了。

但这第二场雪下得实在太大了,所有的建筑都裹了厚厚的一层,所有的路面都铺了厚厚的一层,路面最深处甚至没过了膝盖。

青城的雪,可谓是东北雪的典型代表,那么地不可一世,那么地铺天盖地,那么地暴戾恣肆,那么地强烈震撼,就像一记猛拳,一下把对手撂倒,决不费话。

在这场强降雪之后,李旦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次感冒。

李旦这三四个月来,感冒的次数比过去三四年都多。

他的体格虽然没有董棒子那么彪悍,但师大几年,他都坚持锻炼,几乎每天都会在足球场上,踢几小时足球。运动增强了体质,冬天有时穿着单裤在阶梯教室上课,李旦也没感冒过。没想到这一进入了社会,居然得了水土不服的毛病,感冒一次接一次。

这次感冒,大概是李旦在雪后送稿子着了凉,他又不注意保暖造成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李旦负责了单位送稿子的活儿。

起初是编辑部主任王红,拿着一份稿子走到李旦面前,告诉李旦给某某学校的某某老师送去。

李旦开始时诧异了一下。

王红立马理解了李旦的反应:“以前都是李健送,现在你来了,这活儿就是你的啦。”

王红的话不容反驳,因为他是李旦的部门主任。

李旦只好拿着稿子,去某某学校送给某某老师。送完稿子后,再回单位。

这一来一回,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其实送稿子这活儿也没啥难度,李旦有时候也是喜欢借着送稿子的机会到外面走一走的;只是这些学校大多距离单位较远,李旦送稿子要坐公交车,去时一块钱,回来时一块钱,一去一回,这样一天就得多花出两块钱。

这两块钱,王红主任也没说可以报销,李旦自然也碍于面子不好主动问。

而实际上,这两块钱,对李旦来说又极其重要。

中间有一短小插曲,可以说明这两块钱对李旦为什么重要。

就在李旦刚进单位不久,发行部的宋晨有一次向王红主任借调李旦去青城火车站验货。

李旦也不知道验货是什么意思,但是领导派下的活儿,他自然也得领着。

这样,李旦跟着宋晨,坐了公交车到青城火车站,这一趟,李旦口袋里仅有的一块钱就花出去了。

那时,李旦每天口袋里只有两块钱,一块钱坐车从住的地方到单位,另一块钱坐车从单位到住的地方。

这一次花的那一块钱,就是本来他要坐车从单位到住的地方的车钱。

宋晨带李旦到火车站旁边的收货公司验了货。所谓验货,就是印厂寄来的图书,他们接收前先查验一下货的件数对不对,然后收货公司会有人专门给送到单位。

这活儿,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拉着李旦去。

宋晨验了货,说是还有其他事要办,叫李旦一个人回去。

李旦努力了半天,终于也没好意思张开口向宋晨要一块钱。

他只是跟宋晨挥了挥手,看着宋晨远走,长叹一口气,心说:“只能走回去了。”

还好青城火车站距离单位也不是太远,六七公里的路程,李旦走了一个小时,也就到了。

中午吃饭,李旦吃得心不在焉。

吃完饭,李健拽他去二楼打乒乓球,他也打得心不在焉。平时里,他的技术比李健好,结果这次李健大比分赢了他。

李健心情大好,在一旁自鸣得意,李旦也是心不在焉,也没有像往日那样,以调侃的话回击。

这种心不在焉陪伴了李旦整个下午,他稿子也没看几页,确实有点儿集中不了注意力。

他满脑袋想的都是:要不要向同事借一块钱,以便下班坐车回家?

他又想:是向李健借,还是向杨丽借,抑或是向孙柔或王妍借?

他最后决定向孙柔借。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来到了发行部的办公室,看到孙柔和王妍坐在里边。

孙柔对她微笑,王妍还调侃他:“难得到我们办公室来啊。”

说着,还递给他一块零食。

李旦接了零食,笑笑,也终于没好意思说出借一块钱的话,又退了出来。

有一次,他坐在那里,孙柔去厨房倒水,他扭头向他一笑,也跟着她进了厨房。

孙柔倒了水,喝了一口,又笑着跟他再见。

他也终于没好意思开口说借一块钱。

直到下班时间到了,李旦也没完成借这一块钱的壮举。

他看着李健、杨丽等人穿好衣服,出了门。

这中间他也是努力了几次。但还是眼睁睁看着他们出门,那句话终于是没有说出口。

李旦突然感觉有些气愤。

他当然不是气别人,他气他自己。

他突然下定决心:老子就他妈走回去了。

谁让你自尊心太重,借一块钱都不好意思,你就活该走远路吧!

李旦下定了决心,反而感觉到了心情的宁静。

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单位的,孙柔关门时还叮嘱他路上小心。

李旦那时,本来也可以坦然地向孙柔借一块钱的,但他下定决心不开口了。

听到孙柔的叮嘱时,他心里恶作剧似的回答着:我这一路走回去,想不小心都不行了。

回家的路有点儿漫长。李旦顺着平常坐的车的运行路线,一站一站地前行。

开始时天色还有些发白,走了几站华灯初上,走了几站色夜苍茫,李旦看着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流水穿梭的车辆,异乡的疏离感再度袭上心头。

其实这满大街的行人,有机会与你擦肩而过,也都是五百年修得的缘份;然而,这么沉重的缘份之下,又有哪个真的在乎擦肩而过的人呢?

李旦用了一个半小时走到东大桥,这是通往师大路途中,最后一处繁华的所在。

李旦走得有些饿了,肚子也不争气地叫了半天,他很想冲到东大桥那一片美食广场,哪怕吃两个馅饼也好啊。

然而,口袋比脸还干净。那两个馅饼像两张嘲讽的脸,在李旦眼前晃来晃去。

没有钱,他便也打不了电话,让跟小师妹谈恋爱的董棒子或是赵博士,乃至啥也没做这时正躺床上的杨胖子,接一下。

他虽然知道回去免不了被他们又一顿嘲笑,但他们嘲笑他总比陌生人嘲笑他要好。

把自己的弱点毫不保留地坦露在兄弟面前,对李旦根本不算什么。

但陌生人,他一丝一毫,都不愿意。

等到了师大,拿了钱,去腐败街猛造一顿。

李旦突涌起一股气。

也不知是不是这股气真的起了作用,李旦非但不觉得自己饿了累了,反而还加增了许多的能量。

他迈开大步,继续前行。中间经过了漫长的黑暗地带——他们的学校在郊区,东大桥到师大之间是一片少人烟的荒无之所,很长路段都没有路灯,女孩子晚上绝不会走这段路,男孩子也少。

但李旦,已经是社会上的人了。

而且,哪个鬼会劫身无分文的李旦?

“我不抢你就是为社会作贡献了,你还敢来抢我。”李旦被自己的这个想法都逗笑了。

一块钱,对很多人来说根本没有意义。但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人,这一块钱,对他们有沉重的意义。

李旦负责送稿,虽然心疼每次多花的两块钱,但一种比两块钱更贵的叫作自尊的东西更加折磨着他。他已经不像开始那样,每天口袋里只装两块钱,他现在每天口袋里装得钱决不少于十块。因为冬天来了,李旦发现走夜路实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王红的让李旦送稿子,或许还有道理可讲;杨辉的让李旦送稿子,则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李旦属于王红主管的部门,而杨辉属于另外一个部门。

但当杨辉开口的时候,新人李旦也大抵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照办。

公司的生物链里,最底层是可以被任何人捉弄的,全世界如此。

不过,这一次李旦“因祸得福”。

因为,杨辉有一辆自行车。

第一次,杨辉让李旦送稿子的时候,让李旦骑了自己的自行车。

以后,王红让李旦送稿子的时候,李旦就借杨辉的自行车去。

杨辉一边装作不愿意借的样子,一边调侃王红:“你们部门送稿子,用我自行车,怎么也得有点儿补偿吧?”

王红瞥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你让我们李旦去给你送稿子你有补偿了?”

杨辉嘿嘿直笑:“王主任会做生意,永远只赚不赔。”

王红也不理他,继续告诉李旦到某某学校,找某某老师。

李旦领命,拿着王红的稿子和杨辉的车钥匙就下了楼。

他渐渐喜欢这种在外面送稿子的生活。

有的时候,他还会借便到路途中的公园去坐一会儿,感受一下公园里萧疏寂静的氛围,他反而会觉得心静。

这青城的第二场雪,整个给青城加了两层棉装。环节工人急着清理主干道上没过脚踝的积雪,以保证青城城市的正常运行。

但李旦所去的学校,偏偏在青城的绿园区,是青城郊区的郊区。

15公里的路程,漫路大雪。自行车道的积雪,去的路程还有人清理,回来的路程,就是没过脚踝的大雪,连行人的脚印都没有,更别说车辆碾压过的痕迹。

去时,李旦骑了一个多小时;回来的路上,李旦终于感受到什么叫作寸步难行。

他骑着车使劲儿蹬着,简直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

车轮在片尘不染的雪地上压出一道深深的痕迹,就像世界的一道深深的伤痕。

四周,连人也看不到一个。

终于,李旦在骑了不到一公里,摔了三次跤后,索性趴在了雪地里。

他把脸也深埋在白雪之中。

冷冰的感觉从他的脸庞,传遍了全身。

他就趴在雪地里,世界仿佛停止一般,只偶尔听到头顶飞机飞过的轰鸣,四周一片寂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旦才从雪地里爬起。

他揉揉脸,抹去脸上的水——不知是雪水,还是泪水。

十几公里的路程,李旦一会儿推着车艰难前行,一会儿骑着车慢慢行路,等到他回到单位,大家已经吃过中午饭了。

这一次,人们都忘记了他,陈姐也忘记给他留饭了。

孙柔从冰箱里拿出她和王妍准备晚上吃的饭热了给他。李旦胡乱吃了几口,也便没了胃口。

晚上下了班,李旦早早回了家。到家就上了床睡觉,没想到,第二天就发现自己感冒了。

这一次感冒有些重,李旦头脑发沉,根本下不了床。

不得已,他让董棒子给孙柔打电话,让她向王红给自己请个假。

李旦在家里躺了整整一天。

没想到,他躺在床上这一天,照顾他的竟是秦息。

居家主夫秦息知道李旦病了,中午竟然给他做了饭,还熬了一碗姜汤。

李旦吃着秦息做的饭,喝着他熬给自己的姜汤,内心里的第一次对自己对秦息的厌恶而产生了厌恶。

他突然想到,秦息也并非那么不好。只不过他从不上班,又是季岚的男朋友,他可能最初就带上了有色眼镜看待他。

实际上,秦息只是有点儿恃才傲物,自鸣得意,但到底也是个热心肠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懂得浪漫。

也许,这才是女人最需要的东西。

而季岚的与他在一起,也到底是他们的缘份存在。

从那一天起,李旦开始祝福秦息和季岚。

李旦在床上躺了一天,第二天,其实身体也不算太利索,董棒子三人都劝他再躺一天,李旦想到躺一天就要扣50块钱,他实在是有些心疼。

因而,还是挣扎着起床,坐上了通往单位的小巴。

上午时,王红竟然又拿了一份稿子过来,说让李旦送到某某学校。

李旦犹豫地接过来,心里起了一种逆反心理。

他正发呆呢,只听杨丽对李健说:“李健你去送吧,李旦还没好利索呢。”

李健也是一愣,但迅疾反应过来:“我去送就我去送,你这是有了李旦弟弟,就不心疼你李健弟弟了。”

“那是,李旦是我亲弟弟。”杨丽大笑道。

“单位里,不要弟弟妹妹的。”杨辉在一旁搭腔,明显也是调侃。

李健去向杨辉要车钥匙。

杨辉居然不借:“不借,李旦给我们部门也送稿,他能骑这车,你不行。”

李健知道杨辉在故意开玩笑,就站在杨辉旁边赖着不走。

杨辉只得拿出车钥匙:“骑我车小心点儿,上次李旦就把我车前挡板撞变形了,修车都花我十块钱。”

“辉哥,你可以找领导报销啊。”杨丽在旁说道。

“报销?开玩笑呢?这不等于让领导割肉吗?”说着,杨辉还故意向正好走过的王红来一句,“你说是吧,王主任?”

王红剜他一眼:“你这嘴能不能收敛点儿。这不上赶着找骂吗?”

王红向来轻描淡写,像山水画一般,天上流云,山峦点染,流水行地,并不见她怎么使力,但单位的大事小情,居然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条。

只有一次,王红主任表现出东北女人勇猛的一面。

那是她接的一个电话而表现出来的。

那个电话,是何老板打来的。

不知是什么事,何老板在电话里劈头盖脸把王红一顿骂,声音大的全办公室人都听得见。因为那时,大家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都屏息静气,眼睛装作不看其实看着王红,耳朵装着不听其实听着电话。

也不知何老板哪句话终于引起了王红的反击,她大声吼叫了几句,然后把几句带着火药味的语言通过一根小小的电线传达到了何老板的耳朵中,然后,不等何老板再作反应,王红“啪”的一声,把电话重重地摔在电话座上。

电话铃声响起,但没人敢去接。

电话铃声固执地一次一次响起,响了五六次,但没人敢去接。

那时李旦心想,王红主任原来这么厉害,连老板也敢顶撞。她岂不是要吃大亏?

但令李旦没想到的是,中午时分,乔老板来到单位,一进门就叫王红。

李旦以为王红就要受到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没想到却是乔老板的一顿安慰。

“王红,那老东西又犯病了,别跟他一般见识。”乔老板也铁青着脸,那双鹰隼一样的眼睛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让人不敢接近。

刚才还霸气的王红终于在安慰自己的女老板面前流出了泪水:“他也太欺负人了。我说是你让我那么做的,他说你让我吃屎我也吃?”

乔老板不停拍着王红的肩膀:“行了行了,这老东西发起疯来六亲不认,等他回来还不定怎么跟我打过。你委屈了,委屈了。”

说着,乔老板拉着王红,向自己的办公室走去,进了门,砰一声把门关上。

办公室里的人,就再也听不到她们的声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