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小说余叶于秋(叶媛余末)_余叶于秋(叶媛余末)小说免费阅读

完整版现代言情《余叶于秋》,甜宠爱情非常打动人心,主人公分别是叶媛余末,是网络作者“千夜梦菊”精心力创的。文章精彩内容为:2017年暑假下了一场雨,余末认识一人,得了一伞,甚是爱惜。 刚满17岁的少年动了心,从此心里住了一个人。于是。。。余末与叶缘的故事在2017年的这个秋天开篇了! 高二(6)班的叶媛和余末相识于2017年秋,余末和叶媛第一次对面相视,柳市的街道两旁栽种着绿茵茵的大树,余末看向叶媛,阳光透过树丛的阴影在叶媛的脸上打了一束光,使得叶媛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晃的余末愣了愣神,就似那束光打在了余末的心上,余末只觉心如漏了一拍,而后狂跳不已,从此余光不自觉瞥向那人。...

点击阅读全文

正在连载中的现代言情《余叶于秋》,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叶媛余末,故事精彩剧情为:“员外还请节哀顺变。”“有劳王兄挂牵,这边请。”灵堂前,李员外招呼着前来祭拜的亲朋好友。“李伯父,我来了...

余叶于秋

阅读最新章节

李宅。

作为城中大户,李家可谓根基深厚,丧事已经办了几日,往来吊唁的人依旧络绎不绝。

“员外还请节哀顺变。”

“有劳王兄挂牵,这边请。”

灵堂前,李员外招呼着前来祭拜的亲朋好友。

“李伯父,我来了。”

“贤侄呀,你怎么不在床上歇着,身体可曾好些?”

“已无大碍。”

经过几日的休养,梁公子也能重新下床走路。

于是便立刻来到了灵堂,想要送未婚妻最后一程。

在他的恳求下,虽然还未正式将李秀莲娶过门,但仍旧以夫君的身份送行。

他痴痴的守在堂前,看着心爱之人的牌位,一时之间悲从心来,不禁潸然泪下。

这一幕让周围的不少宾客都为之感动。叹道

“好个痴心情郎。”

“奈何天公不作美,为之奈何?”

听着周围人的评价,李员外心中也颇感慰藉,越看梁公子越觉得顺眼,于是对着一旁垂泪的夫人道:

“梁家是青山府的名门望族,地位声势远在我李家之上,这梁公子更是生的一表人才,有情有义……”

“本想将秀莲嫁与梁公子,强强联姻,这样我李家的声势必将更进一步。”

“如今秀莲惨遭毒手,但我又实在不愿错失这样一个亲家,要不……”

李夫人听出了李员外的意思。

她抬起头,满脸惊愕的看着自家夫君道:

“你莫不是想将秀清重新许配给梁公子?”

“正是如此,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李员外坦然承认。

不知为何,李夫人突然觉得有些心酸。

虽然李员外说的没错,梁公子也确实是个良配。

但她总觉得不应该在此时讨论此事。

看着李员外一本正经的神色,她沉默良久,终于是说道:

“此事需问问清儿的意见,若她觉得可行,我也不再多说。”

“这么说夫人是答应了?”

李员外看着前方灵守的李秀清,顿时觉得心中一阵欣慰。

还好自己生有两个女儿。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今晚便去与清儿说道说道。”

……

二人正交谈间,两道熟悉的身影此时走了进来。

正是赵孟真与封长青。

“二位差人辛苦了。”

李员外赶忙迎了上来,对二人拱了拱手。

为了尽早破案,二人这几天来四处奔波,尽心尽责,实在是让人挑不出毛病。

“李员外,巡捕房已经在城中广贴告示,悬赏白银五百两,征集贼人线索。”

“相信不久便能给李家一个交代。”

李员外拍手称快,并表示他愿意自掏腰包,将悬赏金提高到五千两。

“大善!”

赵孟真表示赞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此一来想必很快就能得到有用的线索。

这时,李府家的大门口传来的不一样的声音。

“哪来的老和尚,这里可不是化缘的地!”

“赶紧走。”

看门的李家下人拦住了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和尚。

老和尚却似乎是有什么要事,一边扭动身体想要钻进李家宅院,一边嘴中高声喊道:

“我有线索,我有线索!”

“我是来领赏金的,耽误了大事你们可吃罪不起,快快让我进去。”

声音高亢,宅内的人尽数入耳。

李员外顿时大喜过望,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么快就有人将线索送上门来。

封长青二人也是一脸欣喜,连忙来到大门口。

只见几名下人架着一位老和尚。

那老和尚手里拿着悬赏告示,嘴里依旧在一个劲的嚷嚷不停,想要进入李府。

“住手,没看见他手里的告示吗!”

李员外大喝一声:“赶紧让这位大师进来。”

下人松开紧抓的手臂,让这老和尚走了进来。

“不用进屋,我就在这里先审你。”

封长青站了出来,对老和尚大声喝道:

“赏金可不是笔小数目,为了防止有人鱼目混珠,我先简单问你几句。”

老和尚信心十足,连连点头道:

“请捕快大人尽管提问。”

审讯开始。

“你说你有贼人线索,那我且问你,你可曾见过那贼人?”

“见过!”

老和尚斩钉截铁的回答,李府的人瞬间眼前一亮。

有人见过,那接下来抓人就好办多了。

“那贼人相貌如何,可能形容一下或者画出来?”

“不能,我不知道那贼人长什么样子……”

“哼!”

封长青语气变冷,声音狠狠道:

“你说见过,如何不知道长什么样,莫不是在这里戏弄本差!”

见官差语气不善,老和尚连忙解释道:

“大人是这样的,我虽然见过贼人,但他却身穿黑色斗篷,将身材样貌遮挡的严严实实……”

“不过我自幼行走江湖,练有一门绝技,叫:

“听声识人。”

说到这里,老和尚自豪的拍了拍胸脯,整个人信心满满。

“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只要这人跟我说过话,那他的声音就会被我牢牢记住。”

“所以即便不知道那贼人长什么样,但只要能让我听到他说一句话,我就一定能在人群中将他找出来。”

说到这里,围观的人们恍然大悟。

原来老和尚的线索,就是那贼人的声音。

“我如何相信你这“听声识人”是真的?”

“愿意项上人头担保!”

见对方如此决绝,封长青低头思索一番后,又再度问道:

“那你如何知道斗篷人就是杀害李小姐的采花贼?”

老和尚也不敢隐瞒,连忙将李小姐在弘法寺的遭遇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

周围的人听的都很认真,一旁的丫鬟小影也顿时激动起来。

“不错,这和尚说的是真的,那天小姐确实去了弘法寺。”

“然后没过几天她就出城了,还不让人跟着!”

有了丫鬟的佐证,这一切似乎变得更加可信起来。

封长青终于暂时松口。

“赵捕头,我觉得这老和尚似乎真的知道一些内幕。”

“但也不能听信他的一面之词,要不我们还是将他带回捕房再细细询问?”

赵捕头觉得有道理,于是一锤定音道:

“来人,将这老和尚押回巡捕房,待我审问后再做定夺。”

小说《余叶于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点击阅读全文